日期:1958-5-17 作者: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, 张仲良
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、张仲良三年来,我们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,不论在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方面,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。由于不断地战胜了大自然给我们造成的种种困难,甘肃已由历史上的缺粮省变成了余粮省。几千年来,甘肃人民遭受的干旱威胁,将要永远地消逝了!
回顾三年来甘肃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经历的道路,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“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永远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统帅”的伟大意义。事实教育我们:改造社会,进行社会主义革命,要政治思想挂帅;同样,改造自然,进行社会主义建设,也必须政治思想挂帅。人,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,要改造社会,必先改造人们的思想,要革大自然的命,必先革人们思想的命。没有人的思想解放,没有人的积极性的发挥,要建设社会主义,要正确认识自然和大规模的改造自然,是不可想像的。几年来的事实反复地证明了这一真理。
1955年秋季以前,当右倾保守思想严重的时候,甘肃的农业合作化像小脚女人一样摇摆不前;秋季以后,我们根据毛主席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”的报告和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,对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在甘肃的主要表现形态——“甘肃落后论”,进行了集中的批判。思想上革了一次命,立即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高潮,接着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高潮。在1956年建设高潮中,兴修了水地四百三十多万亩,超过了解放后六年的总和,全省三分之一的干旱乡,基本上摆脱了干旱的威胁,粮食总产量也较上一年增长了31%。
但是,这次思想革命是不彻底的,对“甘肃落后论”的批判还不深不透,因此,到了1956年5月间,右倾思想又重新抬头。党内外的右派分子便利用我们工作中的个别缺点,大肆向党攻击。说“五百万亩水地是人命换来的”,是“秦始皇磨民”;说1956年的各项工作都“冒进了”,“技术改革措施搞坏了”,这些“都是领导上脑袋发热造成的”;说批判“甘肃落后论”是“无的放矢”;说1956年春季召开的区委书记会议是一个“冒进”会等等。在这一片叫喊声中,党内一些有严重右倾思想的人,也随声附和,同唱反调。在这种情况下,省委领导核心虽然坚持了批判右倾保守思想,坚持了批判“甘肃落后论”的正确路线,并反对了他们所提出的”反冒进”的口号。但是鉴于当时大多数同志处于不自觉状态,对右倾思想又作了某些让步。这个让步很快地被当时还挂着党员称号的右派分子所利用,有组织、有计划地向党展开了进攻。以致1956年的成绩肯定不下来,1957年的任务布置不下去,省委原计划1957年兴修水地三百万亩,由于他们的反对,很长时间定不下来,经过四次省委会议,最后才定为一百三十五万亩。即使这样,也只完成了75%。事实证明:在思想斗争中,对于一切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,都必须随时进行有力的反击;只是单纯的防御,或者让步,必然就要败退。思想阵地,无产阶级不去占领,资产阶级必去占领,真空是不存在的。
经过全民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,特别是经过了传达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,在党内清除了以孙殿才(原省委常委、副省长)、陈成义(原政法党组书记、副省长)、梁大均(原省委委员、银川地委第一书记)为首的右派反党集团,情况大变。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,一日千里地向前迈进。1958年的水利工程六个多月的成绩就等于1957年的十倍。原来准备十年基本上摆脱干旱威胁的愿望,现在看来,只要苦战三年就可以实现。
近几个月来,结合双反运动的深入开展,广大群众和干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又进一步空前高涨起来。过去不敢想的事情敢想了,过去不敢做的事情敢做了;过去认为长期办不到的事情,现在短期内就办成了。党的领导更像中子一样,使干部和群众的原子能就大量地放射出来。现在,全省劳动人民正以豪迈的气概向大自然进军,从城市到农村,到处是一片新的建设气象,发展速度有如万马奔腾,丰富多采,有如百花齐放。从去年10月份的水利高潮开始,相继出现了积肥高潮、植树种草高潮、兴办地方工业高潮,改良农具高潮、除四害学文化高潮等,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大跃进。全省已有二分之一的县宣布,要在今年亩产达到四百斤,中部山区正在开辟两千多里的引洮工程;河西走廊正在营造三千里的绿色长城。到4月底,已新修水地一千多万亩,植树造林二千八百余万亩,保持水土二万四千余平方公里,新办的地方工业,已有三千多个厂矿投入生产。技术上的发明创造,工具上的改良革新,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。这些生动的事实,说明1958年无疑的将是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空前大跃进的一年。
三年来我们经历的道路就是如此。这条道路概括地说来,那就是:跃进——松劲——跃进。这条道路也就是两条路线不断斗争的过程:一条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规律的多快好省,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的路线;一条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少慢差费,甘于落后的路线。这个明显的对比,雄辩地证明:没有思想上的革命,就不可能革大自然的命。只有人们的思想解放了,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,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,而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,又必然会反过来促使人们思想上进一步的解放。
人们的思想,往往落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,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为明显。可是,在甘肃党组织内,却长期流传着一种极其错误的论调,仿佛只有超越了现实才是主观主义,而落后于现实就不算主观主义。在实际工作中主张“一切慢慢来”,认为“慢比快好”,”左了会出乱子,右了关系不大”。在对人的看法上,总是把有严重右倾思想的人,当作是”掌握政策稳”的人;而把一些有朝气、有干劲的人,却认为是“简单急躁”、“冒失鬼”。这种论调实际上就是右倾保守思想的“防空洞”和“护身符”,必须加以批判。
现在,摆在甘肃党组织面前最迫切的任务,就是要进一步进行思想革命。根据我们的典型调查,目前县、乡、社三级干部中对执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思想状况,有以下四类:
第一类,信心充沛,有勇有谋,敢于大胆设想,敢手放手发动群众。这类人约占30%。
第二类,积极拥护,但缺少办法,工作上摆布不开。这类人约占40%。
第三类,将信将疑,欲行又止,疑虑重重,边走边看。这类人约占20%。
第四类,态度消极,五气严重,意志衰退。他们认为一切都“到顶了”,说我们“又犯了1956年的‘冒进’错误”,甚至“除四害”也“左”了。并且扬言“秋后再算帐”。这类人约占10%。
这就说明,斗争并没有结束,还须不断地进行思想革命。
我们感谢那些“秋后算帐派”向我们发出的警号,有了这个对立面,就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抓思想、抓措施、抓新生事物,以便切实认真地实现各项指标,在秋后算帐时一定算羸他们。现在的问题是,各级党组织必须紧紧依靠30%的人,支持他们的一切创举,具体帮助40%的人解放思想,相信群众,学会本领,做好工作;对于20%持有怀疑态度的人,必须采取团结、斗争、团结的方法,推动他们前进;所余5%到10%的人,虽然数量不大,但影响不小,不容我们忽视。必须充分地发动群众,开展群众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,继续采用大放大鸣、大争大辩、大字报的方法,掀起一个共产主义思想解放运动,彻底烧掉三风五气,争取整风运动的全胜。当前,工农业生产上突出的问题,是措施赶不上指标的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已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一个以比苦干、比措施、比进度、比实效为中心的群众性评比运动,通过相互检查,现场评比,抓两头、带中间的方法,把整风、生产两套锣鼓都打好。
进行思想革命的武器必须从两方面去取得,一方面是理论,一方面是实践。而要使得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紧密结合,还必须讲究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。那就是:在理论方面,要不断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,特别要认真钻研毛主席的著作。只有这样,才能使我们不断获得正确认识客观世界、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武器。过去我们在这方面作得很差,往往不自觉地走了很多弯路,回过头来再细细研究毛主席的指示,顿觉豁然开朗。在实践方面,主要是深入群众,依靠群众,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。
我国是一个“一穷二白”的国家,在甘肃来说就更穷更白。这样:一方面改变社会面貌和改变自然面貌的任务特别艰巨,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求改变“穷”、”白”的状况也就更加迫切。只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思想革命,继续发扬共产主义者的革命胆略,大胆设想,踏实苦干,放手发动群众,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,就能多快好省地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甘肃。
来源:1958年5月17日《人民日报》。
Copyright (C) 2024 Marxist-Leninist-Maoist.
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, distribute and/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, Version 1.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;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, no Front-Cover Texts, and no Back-Cover Texts.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"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".